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秸秆发电厂燃料管理的术语和定义、管理要求、验收、存储、输送、计量与结算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以秸秆为燃料的发电厂燃料管理,其他生物质发电厂可参照执行。
Title:Straw Power Plant Fuel Management Specific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F12
国际标准分类号:27.1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2/T 1527-2011《秸秆发电厂燃料管理规范》是吉林省地方标准,为秸秆发电厂的燃料管理工作提供了系统性的指导。以下选取了几个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3.1 原料收购管理
该条款要求秸秆发电厂应建立完善的原料收购管理体系,包括明确收购区域、收购季节和收购价格等。具体来说,电厂需根据自身需求划定合理的收购范围,确保原料供应的稳定性。同时,要合理确定收购时间,通常在农作物收获后的集中时间段内进行。价格制定时应考虑农民利益与企业成本之间的平衡,以保证原料来源的可持续性。
4.1 收购站点设置
本条强调收购站点的选择应充分考虑交通便利性和储存条件等因素。理想的站点位置应当靠近主要运输路线,并具备良好的装卸货设施及足够的仓储空间。此外,还应注意环境保护要求,在选址过程中避免对周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5.3 运输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在运输环节中,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原料受到污染或损坏。例如,使用封闭式车辆装载以防雨水侵入;定期检查车厢密封性能;对于长途运输,则还需注意防潮防晒等问题。一旦发现不合格品应及时处理,不得混入合格批次当中。
6.2 储存期间的质量维护
为了保持原料的新鲜度和品质,需要定期监测库房内的温湿度情况。当温度过高或者湿度过大时,可能引发霉变现象,因此要适时通风换气并采取适当的降温除湿手段。另外,还要做好防火防盗工作,确保整个储存过程的安全可靠。
以上仅为部分内容概述,实际操作时还需结合具体情况灵活运用相关规定,不断优化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通过严格执行这些标准,可以有效提升秸秆发电厂的整体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