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生物材料中总砷的测定方法。本文件适用于生物材料(如动植物组织、饲料等)中总砷含量的测定。
Title:Determination of Total Arsenic in Biological Materials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5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2/T 184-2011《生物材料中总砷的测定》是一项适用于吉林省地方的标准,规定了生物材料中总砷含量测定的具体方法和要求。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生物材料中总砷含量的测定。了解范围是应用标准的前提,明确适用对象有助于正确选择检测方法并确保结果的有效性。
规范性引用文件
标准中列出了多个相关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这些文件为本标准提供了技术支持和参考依据。例如GB/T 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等。引用这些文件可以保证检测过程符合国家统一的技术规范。
原理
本标准采用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来测定生物材料中的总砷。这一原理基于样品经处理后生成砷化氢气体,通过原子荧光光谱仪测量其强度从而计算出砷的含量。理解原理有助于实验人员掌握检测的基本理论知识。
试剂和材料
在实验过程中使用的试剂纯度直接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标准对所用试剂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比如使用优级纯硝酸、高氯酸等,并且强调所有试剂均需符合相应国家标准的规定。此外还要求使用去离子水或蒸馏水进行稀释。
仪器设备
为了获得可靠的数据,需要配备相应的仪器设备。其中包括原子荧光光度计、马弗炉、电热板等。每种仪器都有特定的操作规程和技术参数,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维护保养以确保仪器处于最佳工作状态。
样品采集与制备
样品的采集和制备是整个检测流程的关键环节之一。标准指出,在取样时应注意保持样品的原始特性不受破坏;对于液体样品可以直接取样而固体样品则需先粉碎再称量。同时还要注意防止污染,避免因外界因素导致误差增大。
测定步骤
按照规定的步骤执行测定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将样品加入到适当的容器内,并加入适量的酸溶液使其溶解;然后将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定容至刻度线;接着将混合均匀后的溶液注入原子荧光光度计进行测量。每次测量前都要校准仪器确保读数准确无误。
结果表示
最终的结果应该以mg/kg的形式表达出来,并且保留两位小数点。如果发现某些特殊情况下无法直接得到结果,则可以通过间接推算的方式来得出结论。无论如何都要保证报告内容完整清晰便于他人理解和复核。
以上就是关于DB22/T 184-2011《生物材料中总砷的测定》的一些重要条文及其详细解读。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项标准来进行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