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黄河故道区中低产粮田有机肥替代减施化肥的技术要求、实施方法和效果评价。本文件适用于黄河故道区域内中低产粮田的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应用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Organic Fertilizer Substitution and Chemical Fertilizer Reduction in Medium and Low Yield Farmland in the Yellow River Ancient Channel Area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黄河故道区中低产粮田的土壤特性决定了其改良和提升产量的重要性。在《TJAASS 120-2024 黄河故道区中低产粮田有机肥替减化肥技术规程》中,有一项重要的更新内容是关于有机肥替代化肥比例的具体指导。与旧版相比,新版标准更加细化了这一比例,并提供了更为科学合理的应用方法。
以有机肥替代化肥比例为例,在新版标准中明确规定:对于氮素营养为主的作物(如小麦、玉米),推荐有机肥替代化肥的比例为30%-50%;而对于磷钾需求较高的作物(如大豆、花生),该比例则调整至40%-60%。这种调整基于近年来对黄河故道区土壤养分平衡研究的新成果,以及不同作物对养分吸收特性的深入理解。
具体应用时,首先需要根据地块的具体情况确定基础施肥量。这包括测量土壤中的现有养分含量、评估前茬作物残留养分状况等。其次,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将有机肥与化肥按上述比例混合施用。例如,在种植小麦时,若总需氮量为每亩20公斤,则可采用6公斤有机肥搭配14公斤化学氮肥的方式;而对于大豆,则可以使用8公斤有机肥配合12公斤化学肥料。
此外,还应注意有机肥的选择及其施用方式。优质的有机肥不仅能够提供丰富的有机质,还能改善土壤结构,增强保水保肥能力。施用时宜采取基施为主、追施为辅的原则,确保养分能够均匀分布于整个耕层之中,从而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风险。
通过这样的方式实施有机肥替代化肥的技术规程,不仅能有效降低农业生产成本,还能显著改善黄河故道区的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