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公路沥青路面厂拌冷再生技术的原材料要求、配合比设计、施工工艺及质量检验与验收。本文件适用于采用厂拌冷再生技术进行沥青路面维修和改建工程。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Plant-mixed Cold Recycling of Asphalt Pavement for Highway
中国标准分类号:U416.217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8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公路沥青路面厂拌冷再生技术规范》(DB42/T 848-2012)是湖北省地方标准,为指导和规范公路沥青路面厂拌冷再生施工提供了技术依据。以下选取几个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3.1 原材料
此部分明确了厂拌冷再生所需原材料的要求。其中,结合料应采用符合GB/T 50846规定的水泥、粉煤灰等无机结合料,且其质量应满足相应产品标准。集料需使用符合JTG F40规定的碎石或轧制砾石,并要求清洁、干燥、无风化。这些规定确保了原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再生混合料的性能。
4.1 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本条款强调了配合比设计的重要性。再生混合料的设计需根据旧路面材料的性质、新添加材料的比例以及预期的路用性能来确定。具体而言,设计时应考虑再生剂的掺量,以恢复旧沥青的粘结力。同时,要通过试验验证混合料的强度、水稳定性及耐久性,确保其满足设计要求。
5.1 施工准备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基础。该条款要求对施工现场进行详细的调查与评估,包括旧路面状况、气候条件等因素。此外,还需检查机械设备是否完好,尤其是搅拌设备的计量系统必须准确可靠。施工人员也需接受专业培训,熟悉操作规程和技术要点。
6.2 拌和
拌和过程直接影响再生混合料的质量。按照规范,拌和时间应足够长以确保所有成分均匀分布,但也不宜过长以防老化。温度控制同样重要,过高会导致沥青老化,过低则影响混合料的压实度。因此,实际操作中需要密切监控拌和温度并及时调整。
7.2 养护
养护阶段对于保证再生路面的长期稳定至关重要。本条款指出,碾压完成后应及时覆盖保湿养生,养生期一般不少于7天。期间禁止重型车辆通行,避免破坏初凝结构。同时,还需定期检测路面的厚度和平整度,确保符合设计标准。
以上是对DB42/T 848-2012中部分核心内容的深入解析,旨在帮助相关人员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该规范,从而有效提升公路沥青路面厂拌冷再生工程的质量与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