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马铃薯脱毒苗在生产过程中污染控制的技术要求、检测方法及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马铃薯脱毒苗的生产和质量管理。
Title:Potato Virus-free Seedling Contamination Control Technical Regul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04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4/T 769-2012《马铃薯脱毒苗污染控制技术规程》是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马铃薯脱毒苗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控制。以下为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标准编号和名称
标准编号为DB64/T 769-2012,名称是《马铃薯脱毒苗污染控制技术规程》。此标准适用于宁夏回族自治区范围内马铃薯脱毒苗的工厂化生产及推广应用。
环境条件要求
标准指出,生产场所应选择在地势较高、通风良好且远离污染源的地方。具体来说,生产车间内部温度宜控制在20℃至25℃之间,相对湿度保持在60%到80%范围内。这样的环境可以有效减少病原微生物滋生的机会,确保脱毒苗的质量。
设施设备要求
对于设施设备的要求,标准强调了无菌操作的重要性。所有用于培养基制备、接种等环节的器具都必须经过严格的清洗消毒处理。此外,还要求配备空气净化系统,以维持室内空气质量达到一定标准。
操作程序与管理措施
在操作程序方面,标准提出了详细的步骤指导。包括但不限于:首先对种薯进行预处理,去除表面附着物后置于特定溶液中浸泡消毒;接着将处理好的种薯切块并接种于培养基上;最后转入温室条件下继续培养直至获得健壮植株。
管理措施则涵盖了人员培训、记录保存等多个方面。例如,所有参与生产的工作人员需接受专业培训,并定期接受健康检查;每次生产活动均需做好详细记录,以便追溯问题来源。
污染检测与控制
为了有效监控污染情况,标准建议采取定期抽检的方式。一旦发现异常现象,如出现非预期种类或数量增加等情况时,应及时查找原因并对相关区域进行全面清洁消毒。
总之,《马铃薯脱毒苗污染控制技术规程》通过设定科学合理的环境条件、严格的操作流程以及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马铃薯脱毒苗生产的成功率和产品质量稳定性。这不仅有助于保障农业生产安全,也为促进当地特色产业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