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生态环境数据质量监控的总体要求、基本原则、组织架构、技术方法及实施流程。本文件适用于生态环境领域内数据质量监控体系的建立、运行与评估。
Title:Environmental Ecological Data Quality Monitoring Specification Part 1: General Principles
中国标准分类号:Z5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本文将聚焦于TSZAEPI 001-2024生态环境数据质量监控规范中关于数据采集频率更新这一重要变化展开深入分析。相较于旧版标准,新版对不同类型的生态环境监测数据提出了更加细化和科学的采集频率要求。
例如,在大气污染物浓度监测方面,旧版标准规定每小时采集一次数据即可满足一般需求。然而,随着技术进步及环境管理精细化程度提高,新版标准将重点污染源周边区域的监测频率提升至每半小时一次,并且对于某些特殊时段如重污染天气预警期间,则需要达到每15分钟一次的实时监测水平。
这种调整背后体现了两方面的考量:一方面是为了更好地捕捉短期波动特征,为突发性污染事件提供及时预警;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适应日益复杂的污染排放模式,确保数据能够更准确地反映实际状况。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提高了采集频率,但同时也必须保证设备稳定性和运维水平同步提升,避免因频繁操作导致的数据异常问题。
此外,在应用此条文时还需结合具体场景灵活调整策略。比如对于偏远地区或者资源有限的情况,可以采用分时段加密观测与常规观测相结合的方式,在保障数据质量的同时控制成本投入。总之,通过合理设置采集频率不仅能够提升数据价值,还能为后续决策提供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