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无公害食品夏季有棱丝瓜生产的产地环境、种子选择与处理、播种育苗、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广西地区无公害食品夏季有棱丝瓜的生产。
Title:Non-hazardous Food - Summer Ridged Gourd Produc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无公害食品夏季有棱丝瓜生产技术规程(DB45/T 788-2011)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制定的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夏季有棱丝瓜的种植过程,确保产品质量安全。以下选取其中的关键条款进行深入解读。
1. 产地环境要求:产地应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层深厚肥沃、有机质含量丰富的壤土或砂壤土。土壤pH值以6.0~7.0为宜。这一规定强调了适宜的土壤条件对于丝瓜生长的重要性,良好的土壤结构和酸碱度有助于提高产量和品质。
2. 栽培季节:春季栽培于2月下旬至3月中旬播种育苗;秋季栽培于7月上旬至8月中旬直播。合理的栽培时间可以避开不利气候条件,有利于植株健壮生长。
3. 种子处理:用55℃温水浸种10分钟,不断搅拌冷却至室温后催芽。这样可以有效杀灭种子表面病原菌,促进种子发芽。
4. 定植密度:采用双行单株方式定植,株距60cm,行距120cm。适当的种植密度能够保证通风透光,减少病虫害发生几率。
5. 肥水管理:基肥以腐熟农家肥为主,每亩施用量不少于2000kg;追肥分多次进行,前期以氮肥为主,中后期增施磷钾肥。水分管理要做到见干见湿,雨季注意排水防涝。
6. 病虫害防治:优先采用农业防治措施,如合理轮作、清洁田园等;化学防治时要严格控制用药量和次数,严格执行休药期规定。这一条款突出了绿色防控的理念,强调在保障产量的同时也要注重环境保护。
7. 采收标准:果实充分长大,果皮颜色由绿转深绿,刺瘤明显时即可采收。过早或过晚采收都会影响商品价值。
以上内容涵盖了从种植前准备到收获全过程的主要技术要点,对于指导实际生产具有重要参考意义。希望广大种植户能够严格按照标准操作,生产出优质安全的无公害夏季有棱丝瓜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