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设施栽培菜豆病虫害绿色防治的术语和定义、防治原则、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及综合防治措施。本文件适用于陕西省范围内设施栽培菜豆病虫害的绿色防治。
Title:Gree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echnology Regulations for Diseases and Pests of Bean in Facility Cultiv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1/T 539-2012《设施栽培菜豆病虫害绿色防治技术规程》是陕西省地方标准,旨在指导菜豆在设施栽培条件下的病虫害绿色防控。以下为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设施栽培菜豆病虫害绿色防治的基本要求、预防措施和具体防治方法。适用于陕西省内设施栽培条件下菜豆病虫害的绿色防治。
2. 规范性引用文件:该标准引用了GB/T 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等规范性文件。这些文件为设施栽培菜豆病虫害绿色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3. 基本要求:菜豆种植基地应符合NY/T 391的要求,即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这意味着菜豆种植基地的空气、灌溉水、土壤等环境因素必须达到绿色食品生产的要求,以确保菜豆产品的质量安全。
4. 预防措施:包括选用抗病虫品种、合理轮作、清洁田园等。选用抗病虫品种是病虫害综合防治的基础,可以有效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合理轮作可以改变病虫害的生活环境,降低其发生几率;清洁田园则能清除病残体,减少病原菌和害虫的滋生地。
5. 病虫害防治:对于菜豆锈病、白粉病、灰霉病、潜叶蝇、蚜虫等常见病虫害,标准提出了具体的防治措施。例如,对于锈病,建议采用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喷雾防治;对于白粉病,建议采用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防治;对于灰霉病,建议采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40%多菌灵悬浮剂600倍液喷雾防治;对于潜叶蝇,建议采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乳油2000倍液喷雾防治;对于蚜虫,建议采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乳油2000倍液喷雾防治。
6. 安全间隔期:所有化学药剂的使用都必须遵守安全间隔期的规定,确保菜豆产品中农药残留不超标。例如,对于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其安全间隔期为14天;对于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其安全间隔期为7天;对于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其安全间隔期为10天;对于40%多菌灵悬浮剂,其安全间隔期为7天;对于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其安全间隔期为20天;对于1.8%阿维菌素乳油,其安全间隔期为15天。
以上条文充分体现了DB61/T 539-2012《设施栽培菜豆病虫害绿色防治技术规程》对设施栽培菜豆病虫害绿色防治的技术要求,有助于提高菜豆产品质量,保障消费者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