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安徽省短时临近降雨强度的等级划分标准和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安徽省范围内短时临近降雨强度的监测、预报和预警工作。
Title:Division of short-term and临近 Rainfall Intensity Grade DB34T 1592-2012
中国标准分类号:P56
国际标准分类号:07.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1592-2012是安徽省地方标准,用于短时临近降雨强度等级的划分。该标准适用于短时强降水监测、预报和预警服务,为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
标准将短时降雨强度划分为五个等级:
第一级 小雨:1小时降雨量小于5毫米或2小时降雨量小于10毫米。这种降雨对农业灌溉有一定帮助,但不足以形成明显积水。
第二级 中雨:1小时降雨量在5到15毫米之间或2小时降雨量在10到25毫米之间。此时地面开始有轻微积水,需要关注低洼地区可能出现的短时积涝。
第三级 大雨:1小时降雨量在15到30毫米之间或2小时降雨量在25到50毫米之间。此级别降雨会使道路出现明显积水,需防范城市内涝。
第四级 暴雨:1小时降雨量在30到70毫米之间或2小时降雨量在50到120毫米之间。暴雨会导致城市严重内涝,需启动应急响应措施。
第五级 大暴雨及以上:1小时降雨量大于70毫米或2小时降雨量大于120毫米。这是最高等级的短时强降水,可能引发山洪、泥石流等次生灾害,必须立即采取紧急避险措施。
标准还规定了各级别对应的预警信号发布标准和防御指南,为相关部门和社会公众提供参考依据。例如,在暴雨及以上级别时,建议停止户外作业,确保人员安全。
该标准为安徽省气象部门开展短时临近天气预报提供了统一的技术规范,有助于提高灾害性天气的预警准确率和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