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底板富水异常区多元精细探查及治理层位优化关键技术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探查技术方法、治理层位选择原则及效果评价。本文件适用于煤炭开采过程中底板富水异常区的探查与治理工作,为矿山水资源管理和安全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Title:Key Technologies for Multi-source Precise Investigation and Treatment Horizon Optimization of Water-rich Abnormal Zones in Floor Plates
中国标准分类号:P64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在TQGCML 3072-2024《底板富水异常区多元精细探查及治理层位优化关键技术》中,有一项重要的变化是关于“多元探查技术组合应用”的要求。与旧版相比,新版标准更加强调了多种探测手段协同工作的必要性以及具体实施步骤。
以“电磁法与钻探相结合”的应用为例进行深度解读:
首先,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当先利用电磁法对目标区域进行全面扫描。这一步骤旨在快速识别出可能存在富水异常的大致范围。电磁法具有非侵入性、覆盖面积广等优点,能够有效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然而,由于其分辨率有限,对于一些细节问题可能无法给出精确答案。
接下来便是关键环节——钻探验证。当通过电磁法确定了可疑区域后,需要立即开展针对性钻孔取样工作。在此阶段,不仅要采集岩芯样品用于实验室分析,同时也要在现场直接观察岩层结构特征。值得注意的是,在布置钻孔位置时要充分考虑电磁数据提供的信息,确保每个钻孔都能最大程度地发挥验证作用。
此外,还应建立完善的资料整合机制。将电磁图像与钻探结果相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三维模型。这样不仅可以更加准确地判断富水异常的具体情况,还能为后续治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最后,在整个探查过程中必须保持高度警惕,随时准备调整方案。例如,如果发现某处电磁信号异常强烈但钻探结果显示并无明显含水量,则应及时重新评估假设条件,并采取其他辅助手段进一步核实。
综上所述,“多元探查技术组合应用”并非简单的技术叠加,而是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各种工具和技术手段,最终达到高效精准的目的。这种做法不仅符合TQGCML 3072-2024的新要求,同时也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