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福建省余甘子品种(品系)的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福建省内余甘子品种(品系)的生产、经营和管理。
Title:Phyllanthus emblica Varieties (Strai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5/T 1229-2011《余甘子品种(品系)》是一项福建省地方标准,规定了余甘子品种(品系)的定义、分类、要求以及检验方法等内容。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定义与分类
定义:标准首先明确了“余甘子品种(品系)”的概念,指通过人工选育或自然变异形成的具有特定遗传特性和经济价值的余甘子植物群体。
分类:根据生物学特性及用途的不同,将余甘子品种分为鲜食型、加工型和药用型三大类。每种类别下又细分若干具体品种或品系,例如鲜食型可能包括早熟、晚熟等不同成熟期的品种。
要求
# 植株特征
- 树形:要求树冠紧凑,分枝均匀。
- 叶片:叶片完整无病斑,颜色正常。
- 果实:果实大小均匀,外观良好,无机械损伤。
# 生长环境适应性
- 应具备较强的抗逆境能力,如耐寒、耐旱、抗病虫害等。
- 对土壤条件有一定适应范围,适宜在pH值为6.0至7.5之间的壤土或砂质壤土上种植。
# 经济性状
- 鲜食型品种需达到一定的单果重和可食率。
- 加工型品种则侧重于果汁含量高且稳定。
- 药用型品种强调其有效成分含量达标。
检验方法
标准还详细规定了如何对余甘子品种进行科学准确的检测。主要包括目测检查植株形态特征、使用仪器测量果实物理参数(如重量、直径)、采用化学分析手段测定营养成分或药效物质含量等步骤。
以上是DB35/T 1229-2011标准中的部分内容解读,旨在帮助相关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此标准,促进余甘子产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