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智能编程式数据建模系统的功能要求、性能指标、接口规范及测试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基于智能编程技术的数据建模系统的设计、开发、测试和应用。
Title:Intelligent Programming-based Data Modeling System
中国标准分类号:L70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在解读TQGCML 3068-2024《智能编程式数据建模系统》时,我们可以聚焦于“数据模型验证机制”的改进部分。相较于旧版标准,新版引入了更加智能化和自动化的验证流程,这不仅提升了系统的灵活性,还显著增强了对复杂数据结构的支持能力。
以“数据模型一致性验证”为例,新版标准中明确规定了通过编程接口实现动态验证的具体步骤和技术要求。例如,在处理嵌套数据结构时,需要定义一组规则来确保每个层级的数据符合预期格式。具体应用方法如下:
1. 规则定义:首先,开发者需根据业务需求编写一套完整的验证规则集合。这些规则可以是正则表达式、JSON Schema或者是自定义函数形式。
2. 接口调用:利用系统提供的标准化编程接口,将上述规则加载到运行环境中。此过程通常涉及初始化配置文件以及指定目标数据集的位置信息。
3. 执行与反馈:启动验证程序后,它会按照预设顺序逐一检查输入数据是否满足所有设定条件。如果发现任何不一致之处,则立即生成详细的错误报告,包括发生位置、原因及建议修复措施等信息。
4. 优化调整:基于实际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反馈,不断迭代和完善现有的验证逻辑,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可能出现的新场景或特殊需求。
通过以上方式,TQGCML 3068-2024版标准大大简化了传统手动检查的工作量,并且提高了整个数据建模过程中的准确性和效率。这对于保障大规模分布式系统内数据质量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