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喀尔喀服饰的款式、面料、工艺要求及质量检验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喀尔喀服饰的设计、生产和质量检测。
Title:Mongolian Clothing Part 29: Kalkh Costume
中国标准分类号:Y80
国际标准分类号:61.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5/T 506.29-2012 蒙古族服饰 第29部分 喀尔喀服饰》是一项地方标准,用于规范内蒙古自治区内的喀尔喀蒙古族传统服饰的制作、设计和使用。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内蒙古自治区范围内喀尔喀蒙古族传统服饰的设计、生产、检验及销售。这一规定明确了标准的应用领域,确保所有涉及喀尔喀服饰的产品和服务都能遵循统一的标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标准中列出了多个相关的国家标准和其他行业标准,如GB/T 2910纺织品测试方法等。这些引用文件为喀尔喀服饰的质量控制提供了技术支持,确保其符合国家层面的基本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 喀尔喀服饰:指居住在内蒙古自治区的喀尔喀蒙古族所穿的传统服装。
- 传统工艺:指世代相传的手工制作技艺,包括缝制、刺绣等。
4. 设计要求
- 颜色搭配:强调使用传统的蓝色、白色、红色等颜色,体现民族特色。
- 图案元素:要求包含云纹、花卉、动物等具有象征意义的图案,以展示文化内涵。
5. 材料选择
- 面料:推荐使用羊毛、棉布等天然材质,保证舒适性和耐用性。
- 辅料:纽扣、拉链等辅料需选用环保型材料,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6. 制作工艺
- 裁剪:严格按照人体比例进行裁剪,确保穿着合体。
- 缝制:采用双线锁边技术,增强衣物的牢固度。
- 装饰:刺绣工艺需精细,图案布局合理,不得有明显瑕疵。
7. 检验规则
- 出厂检验:每批产品都必须经过严格的质量检查,包括外观、尺寸、材质等方面。
- 型式检验:定期进行全面的技术性能测试,确保长期稳定的质量水平。
8. 标志与包装
- 标志:产品应标明生产单位名称、地址、联系方式以及执行标准编号。
- 包装:采用防潮、防尘的包装方式,保护产品不受损害。
以上内容是《DB15/T 506.29-2012 蒙古族服饰 第29部分 喀尔喀服饰》中的核心条款解析,旨在通过标准化手段促进喀尔喀服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