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苏尼特服饰的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苏尼特地区的传统蒙古族服饰的制作、检验和流通。
Title:Mongolian Costume - Part 18: Sunite Costume
中国标准分类号:Y80
国际标准分类号:61.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5/T 506.18-2012《蒙古族服饰 第18部分 苏尼特服饰》是关于苏尼特服饰的技术规范。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范围:标准规定了苏尼特服饰的基本要求、分类、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内容。适用于以手工或机器制作的苏尼特服饰产品。
2. 术语和定义:
- 苏尼特服饰:指居住在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左旗、苏尼特右旗地区的蒙古族人民传统穿着的服饰。
- 长袍:一种典型的蒙古族服装,具有特定的设计特点和装饰风格。
3. 基本要求:
- 材料:应选用优质天然纤维材料,如羊毛、驼毛等,并符合相关国家纺织品安全标准。
- 尺寸偏差:成品尺寸与设计规格的偏差不得超过±2cm。
- 缝制质量:缝线均匀,无跳针、断线现象,所有接缝处需牢固可靠。
4. 分类:
- 根据用途分为日常装、婚礼装、节日装等不同类型。
- 按性别分为男装和女装两类。
5. 标志:
- 包括产品名称、生产单位、执行标准编号、生产日期等信息。
- 应清晰、持久,不易脱落。
6. 包装:
- 使用防潮、防尘的包装材料。
- 包装内应附有产品说明书及合格证。
7. 运输和贮存:
- 运输过程中避免剧烈碰撞,防止受潮。
- 贮存环境应干燥通风,温度控制在-10℃至35℃之间,相对湿度不超过85%。
这些条文旨在确保苏尼特服饰的质量和文化传承,为生产和销售提供指导依据。通过遵循这些规定,可以更好地保护和推广这一独特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