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电梯安全运行监测及图像采集系统的组成、功能要求、性能指标、安装要求和检验方法。本文件适用于重庆市范围内乘客电梯、载货电梯的安全运行监测及图像采集系统的设计、安装、验收和使用。
Title:Elevator Safety Operation Monitoring and Image Acquisi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P67
国际标准分类号:91.140.99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0/T 453-2012《电梯安全运行监测及图像采集技术规范》是重庆市地方性标准,于2012年发布实施。该标准规定了电梯安全运行监测系统和图像采集系统的功能要求、技术要求以及安装调试和验收等内容,旨在提升电梯运行安全性并为故障分析提供依据。
以下是对该标准中几个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1. 监控内容与范围:标准要求电梯安全运行监测系统应能实时记录电梯运行状态参数,包括但不限于轿厢位置、速度、门状态等信息。这些数据对于判断电梯是否正常工作至关重要。例如,当轿厢位置信号丢失时,系统需立即报警,以防止意外发生。
2. 图像采集设备配置:标准指出在电梯轿厢内、出入口等关键部位应设置固定式彩色摄像机。摄像机应具备自动光圈调整功能,并确保夜间或低照度条件下的清晰成像。此外,图像记录设备应能够连续存储至少30天的数据,以便后续查阅。
3. 数据传输与存储:强调了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要求所有采集到的信息必须通过加密手段传输至监控中心,并且在本地也要有可靠的备份机制。这样可以有效防止数据被篡改或丢失,保障数据的真实可靠。
4. 应急响应能力:针对紧急情况下的处理,标准提出了具体措施。比如,在发生困人事件时,监控系统应能在第一时间向救援人员发送准确的位置信息,并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这不仅提高了救援效率,也减少了乘客因长时间被困而产生的不适感。
5. 维护保养要求:为了保证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标准还对日常维护做了明确规定。包括定期检查设备运行状况、校准传感器精度以及更新软件版本等方面。只有做好这些基础工作,才能确保整个系统的高效运作。
总之,《电梯安全运行监测及图像采集技术规范》为电梯安全管理提供了科学合理的指导原则和技术支持。通过严格执行这一标准,可以大幅度降低电梯事故发生的概率,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