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青海中华羊茅种子的质量分级、检测方法及检验规则。本文件适用于青海地区中华羊茅种子的生产、加工、销售和检验。
Title:DB63T 1063-2012 Quality Grading of Qinghai Chinese Fescue Seed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3/T 1063-2012《青海中华羊茅种子质量分级》是青海省地方标准,用于规范青海地区中华羊茅种子的生产、收购和销售等环节的质量要求。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解读。
范围
标准适用于青海省区域内生产的中华羊茅种子的质量分级。这一范围明确了标准适用的地理区域和植物种类,为后续的具体规定奠定了基础。
规范性引用文件
标准引用了GB/T 3543.1至GB/T 3543.7《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以及GB/T 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等国家标准。这些引用文件为中华羊茅种子的质量检测提供了技术依据,确保了检测方法的一致性和权威性。
定义
标准对“净度”、“发芽率”、“生活力”、“品种纯度”等术语进行了定义。例如,“净度”是指种子样品中除去杂质后的纯净种子重量占总重量的比例;“发芽率”是在规定的条件下,种子开始正常生长的比例。这些定义有助于统一行业内对于种子质量评价的标准术语。
质量指标
标准规定了中华羊茅种子从特级到四级共四个级别的质量指标。以特级为例,其质量要求包括:
- 净度≥99.0%
- 发芽率≥85%
- 品种纯度≥99.0%
- 其他植物种子数≤1粒/1000g
- 水分≤12.0%
不同级别的种子在上述各项指标上有所差异,级别越高,对种子的各项指标要求越严格。这反映了种子质量与价格之间的关系,同时也为种子使用者提供了选择依据。
检验规则
标准详细描述了抽样方法、检验程序及结果判定等内容。抽样时应按照GB/T 3543.1执行,确保样本具有代表性。检验过程中需遵循相关规程,并将最终结果与设定的标准进行对比,以此来判断种子是否符合相应等级的要求。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藏
关于标志,要求每批种子都应附有标签,标明品种名称、产地、生产日期、质量等级等信息。包装则建议采用防潮材料,避免种子受潮变质。运输过程中应注意轻拿轻放,防止机械损伤;贮藏时要保持通风干燥,远离热源和有害物质。
以上内容是对DB63/T 1063-2012中部分内容的重点解读。通过严格执行该标准,可以有效提高青海地区中华羊茅种子的整体质量和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