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河北杨扦插育苗及造林的技术要求、操作规程和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河北地区河北杨的扦插育苗及造林生产活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ropagation and Afforestation of Populus hopeiensis by Cuttings in Hebei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3/T 1106-2012《河北杨扦插育苗及造林技术规程》是青海省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河北杨的扦插育苗和造林技术流程,提高育苗质量与造林成活率。以下对规程中的关键内容进行详细解读。
在扦插育苗部分,规程强调了采穗母株的选择至关重要。要求母株应生长健壮、无病虫害且树龄适宜。具体而言,母株树龄应在8至15年之间,这样既能保证插穗的质量,又能维持母株的良好生长状态。此外,规程还指出插穗的采集时间应在春季芽萌动前或秋季落叶后进行,以确保插穗具有较高的生根能力。
关于插穗的处理,规程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插穗长度宜控制在15至20厘米之间,直径应在0.8至1.5厘米范围内。插穗上部需保留2至4个饱满芽,下切口则要平滑整齐,以便于插入土壤时减少损伤。为促进生根,规程建议采用生根剂浸泡插穗基部2至4小时,浓度通常为500至1000毫克/升。
在育苗管理方面,规程指出苗床应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的地块,土壤质地以沙壤土为佳。苗床宽度一般不超过1.2米,长度根据实际需要确定,但不宜过长,以免影响灌溉和管理。插穗插入土壤的深度约为插穗长度的2/3,行距保持在30至40厘米,株距则为20至30厘米。插后要及时浇透水,并覆盖地膜以保温保湿,促进插穗快速生根发芽。
对于造林技术,规程特别强调了整地的重要性。造林地应全面深翻,深度不少于30厘米,清除杂草和石块等杂物。根据地形和立地条件的不同,可以采用穴状整地或带状整地的方式。穴状整地的规格为50×50×40厘米,带状整地的宽度则为80至100厘米。
在造林密度方面,规程推荐的株行距为3×4米或4×5米,具体可根据造林目的和土地条件适当调整。造林季节宜选在春季土壤解冻后至苗木发芽前进行,或者在秋季落叶后至土壤封冻前完成。造林时要确保苗木直立,根系舒展,回填土要分层踏实,避免出现悬空或窝根现象。
规程还对造林后的抚育管理提出了具体要求。造林后应及时浇水定根,保持土壤湿润。当年应进行2至3次除草松土,每次除草后都要培土壅根。同时,要加强病虫害防治,定期检查苗木生长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解决。
通过严格执行上述规程的各项规定,可以有效提高河北杨扦插育苗的成功率和造林成活率,为林业生产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