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青海草地早熟禾种子的质量分级、检测方法和检验规则。本文件适用于青海地区草地早熟禾种子的生产、经营、检验和管理。
Title:Quality Grading of Poa pratensis Seed in Qinghai Grassland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青海草地早熟禾种子质量分级标准 DB63/T 1064-2012 是青海省针对草地早熟禾种子制定的地方性标准。该标准对草地早熟禾种子的质量分级、检测方法、检验规则等作出了明确规定,适用于青海省范围内草地早熟禾种子的生产、经营和使用。以下将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术语和定义部分,标准明确了草地早熟禾种子的基本概念。其中,“净度”是指除去杂质后种子的重量占样品总重量的比例;“发芽率”表示在规定条件下能够正常发芽的种子数占供试种子总数的百分比;“生活力”则是指种子具有生命力的程度。这些基本概念为后续的质量分级提供了理论依据。
其次,在质量分级方面,标准将草地早熟禾种子分为三个等级:一级、二级和三级。以一级种子为例,其净度要求不低于98%,发芽率不低于85%,水分含量不超过12%。对于二级种子,相应指标分别为95%、80%和13%;三级种子则为90%、75%和14%。这一分级体系有助于使用者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种子等级。
再者,关于检测方法,标准规定了种子净度分析、发芽试验以及水分测定的具体操作步骤。例如,在进行净度分析时,需采用四分法取样,并使用专门的仪器设备去除杂质;发芽试验应在恒温箱中进行,温度控制在20±2℃之间,时间为7天;而水分测定则可采用烘箱干燥法或电子水分仪快速测量。
最后,在检验规则上,标准强调了抽样程序的重要性。抽样应按照GB/T 3543.1的规定执行,确保样本具有代表性。同时,每批种子都必须经过严格的检验,只有当所有指标均达到某一等级的要求时,才能被认定为该等级种子。
总之,DB63/T 1064-2012 标准为青海省草地早熟禾种子的质量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对于促进当地草地植被恢复与生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