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北京市玫瑰花无公害生产的产地环境、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范围内玫瑰花的无公害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Non-polluted Rose Produ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1T 873-2012 玫瑰花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是北京市地方标准,旨在规范玫瑰花的无公害生产过程。以下是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产地环境要求
标准规定了玫瑰花生产的环境条件,包括空气质量、灌溉水质和土壤环境。例如,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浓度应符合GB 3095的规定,土壤质量需达到GB 15618的要求。这意味着种植地必须远离工业污染源,并且土壤重金属含量不能超标。
2. 品种选择与种苗繁育
应选用适应当地气候条件、抗病虫害能力强且品质优良的玫瑰品种。种苗来源要正规,确保无检疫性病虫害。这一条强调了良种的重要性,优质的种苗是高产优质的基础。
3. 栽培管理
标准指出,玫瑰花栽培过程中要合理密植,适时修剪枝条以促进通风透光。同时,施肥应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避免过量施用氮肥导致植株徒长。这有助于提高玫瑰花的品质并减少环境污染。
4. 病虫害防治
提倡采用农业、物理、生物等综合措施防控病虫害,尽量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如果确需用药,应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药剂,并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此条文体现了绿色防控的理念,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保障产品质量安全。
5. 采收与处理
玫瑰花应在晴天上午露水干后及时采摘,采收时要注意保留足够的叶片以维持植株生长。采后的鲜花应及时运往加工厂进行加工或冷藏保存。此部分明确了采收的最佳时机及后续处理流程,保证了产品的新鲜度和完整性。
6. 记录档案管理
要求建立完整的生产档案,包括种子种苗来源、田间管理情况、病虫害防治记录以及采收日期等信息。这些记录对于追溯产品质量至关重要,也是实现全程可追溯管理体系的重要环节。
以上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具体分析,希望对从事玫瑰花无公害生产的相关人员有所帮助。遵循这些规定不仅能够提升玫瑰花的产量和质量,还能有效保护自然环境和社会公共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