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核桃嫁接苗培育的术语和定义、圃地选择与规划、砧木培育、嫁接技术、苗期管理、病虫害防治及出圃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陕西省范围内核桃嫁接苗的培育。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ultivation of Walnut Grafted Seedling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1/T 322.1-2011《核桃嫁接苗培育技术规程》是由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一项地方标准,该标准对核桃嫁接苗的培育过程进行了规范。以下是对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苗木选择与处理
标准中指出,用于嫁接的砧木应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一年生实生苗。砧木的高度应在50厘米以上,地径在0.8厘米以上。嫁接前需对砧木进行修剪,去除侧枝和多余的叶片,以减少水分蒸发,提高嫁接成活率。
嫁接方法
标准推荐采用芽接法进行嫁接。具体操作步骤如下:首先,在砧木上选择光滑部位,用嫁接刀切出一个“T”字形切口,深度达到木质部但不损伤髓心。然后,从优良母株上选取饱满的芽片,确保其长度与砧木切口匹配。将芽片插入切口中,使形成层对齐,最后用塑料薄膜带绑紧,确保接口密封。
嫁接后管理
嫁接完成后,需要对幼苗进行细致的管理。包括保持土壤湿润,避免积水;定期检查嫁接部位是否有感染或松动现象,及时修复;同时注意防治病虫害,尤其是蚜虫等常见害虫。当新梢长至10-15厘米时,应进行摘心,促进苗木分枝,增强树势。
苗木出圃
苗木达到出圃标准时(高度不低于80厘米,地径不小于1厘米),方可出圃定植。出圃前要进行全面的质量检测,包括品种纯度、健康状况等,并做好记录。运输过程中要注意保护苗木根系,防止机械损伤。
通过严格执行这些技术要求,可以有效提高核桃嫁接苗的成活率和生长质量,为后续的大面积种植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