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策勒黑羊羔皮加工的技术要求、工艺流程、操作规范及质量控制措施。本文件适用于策勒黑羊羔皮的加工与生产。
Title:Processing Specifications for Celie Black Sheep Lamb Ski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5/T 3305-2011策勒黑羊羔皮加工规程》是一项专门针对策勒黑羊羔皮加工的技术规范,旨在确保羔皮加工的质量和工艺的标准化。以下将对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原料验收
该标准明确规定了原料验收的标准,要求羔皮应来源于健康的策勒黑羊,且无任何疾病或损伤。在接收时需检查羔皮的完整性,包括毛被的状态、皮板的厚度及色泽等。对于不符合标准的羔皮应当拒收,并记录相关情况。
二、预处理
预处理环节是保证后续工序顺利进行的关键步骤。标准指出,在进行脱脂、去肉等操作前,必须先对羔皮进行清洗,去除表面污垢。此外,还特别强调了温度控制的重要性,建议水温保持在40℃左右,以避免损害羔皮纤维结构。
三、鞣制工艺
鞣制是决定羔皮最终品质的核心过程。根据本标准,推荐使用铬盐作为主要鞣剂,并严格控制其用量,一般为干皮重的6%-8%。同时,为了提高鞣制效果,可以适当添加一些辅助材料如栲胶等。在整个鞣制过程中,pH值应维持在3.5-4之间,时间不少于12小时。
四、干燥与整理
完成鞣制后,需要对羔皮进行适当的干燥处理。标准建议采用自然晾晒的方式,但要防止阳光直射导致颜色变化。当羔皮达到半干状态时,可转入机械压花机进行初步整型,之后再继续干燥直至完全定型。最后一步是对成品进行细致的修整,包括剪毛、打磨边缘等,使其外观更加美观大方。
五、质量检验
加工完成后,应对每张羔皮进行全面的质量检测。主要检查项目包括物理性能(如拉力强度)、化学性能(如pH值)以及感官指标(如手感、光泽度)。只有符合所有规定指标的产品才能被视为合格品出厂销售。
以上就是关于《DB65/T 3305-2011策勒黑羊羔皮加工规程》的一些重点内容解析。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技术规范,在实际生产中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