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普洱茶检测的内部质量控制要求、方法和程序。本文件适用于普洱茶生产、加工及检测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活动。
Title:Internal Quality Control of Special Agricultural Products Testing Results - Part 1: Pu'er Tea Test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7.1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TZLGL 1001.1-2024《特色农产品检测结果内部质量控制 第1部分:普洱茶检测》解读
TZLGL 1001.1-2024标准对普洱茶检测中的内部质量控制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将聚焦于新旧版本中“样品制备”这一关键环节的变化,并对其应用方法进行详细解读。
# 样品制备的变化分析
在TZLGL 1001.1-2023版本中,样品制备的要求较为笼统,仅强调了样品的代表性与均匀性,但对于具体操作步骤缺乏明确指导。而在新版标准中,新增了详细的样品制备流程,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
1. 取样量的规定:新版标准明确规定了每次取样的最小重量为50克,以确保样本具有足够的代表性。
2. 粉碎粒度要求:要求将样品粉碎至通过孔径为0.85毫米的标准筛网,这有助于提高后续检测数据的准确性。
3. 混合均化方式:建议采用机械搅拌器进行至少3分钟的均化处理,避免人为因素导致的误差。
# 应用方法详解
为了更好地理解上述变化的实际意义,我们可以通过一个具体的案例来说明如何按照新版标准执行样品制备过程:
假设某质检机构需要对一批次普洱茶进行水分含量检测。首先,工作人员需从整批产品中随机抽取至少50克茶叶作为初始样品。接下来,使用符合要求的粉碎设备将这些茶叶研磨成细粉状,并通过孔径为0.85毫米的标准筛网进行筛选,确保所有颗粒均能顺利通过。最后,利用自动搅拌装置对筛选后的样品进行充分混合,持续时间不少于3分钟,直至达到均匀状态。
这样的操作不仅能够有效提升检测结果的一致性和可靠性,同时也减少了因人为操作不当带来的不确定性。此外,在实际工作中还应注意保持工作环境清洁,防止外界污染影响最终的检测结果。
综上所述,通过对样品制备环节的具体改进,新版标准显著提高了普洱茶检测过程中内部质量控制的有效性,为相关企业和机构提供了更加科学合理的指导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