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葡萄霜霉病无公害防治的技术要求、防治原则和具体措施。本文件适用于新疆地区葡萄种植中霜霉病的无公害防治。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Non-toxic Control of Grape Downy Mildew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葡萄霜霉病无公害防治技术规程》(DB65/T 3342-2011)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布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葡萄霜霉病的无公害防治工作。以下将选取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病害监测与预警
标准中提到“应建立葡萄园病害监测点,定期观察并记录葡萄霜霉病的发生情况。”这一要求强调了早期发现的重要性。通过设立固定的监测点,可以及时掌握病害动态,为后续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同时,规定监测频率不得低于每月一次,并在高风险季节增加频次,这有助于提高预警的准确性。
二、农业防治措施
在农业防治部分,标准明确指出“要合理规划种植结构,避免连作;选择抗病品种;实行科学灌溉,防止田间积水。”这些措施从源头上减少了病害发生的可能性。例如,合理轮作可以有效降低土壤中的病原菌数量;选用抗病性强的葡萄品种能够显著减轻病害影响;而科学灌溉则能避免因湿度过高导致病害蔓延。
三、化学防治方法
关于化学防治,标准特别强调“优先使用高效低毒农药,并严格按照说明书配制和施用。”这意味着在选择药剂时,不仅要考虑其效果,还要关注对环境的影响。此外,还规定了不同阶段的用药策略,比如在发病初期可采用保护性杀菌剂,而在病情加重时则需结合内吸性杀菌剂使用,以达到最佳控制效果。同时,严格遵守安全间隔期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四、生物防治手段
除了传统的农业和化学防治外,该标准还提倡利用生物防治技术。“鼓励推广使用微生物制剂如枯草芽孢杆菌等作为辅助手段。”这种方法不仅环保而且可持续,能够在不破坏生态平衡的前提下抑制病害发展。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应当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生物制剂,并注意保存条件以保证其活性。
五、综合管理原则
最后,标准提出了综合管理的原则,“将上述各种防治措施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防控体系。”这意味着单一的方法往往难以应对复杂的病害问题,只有通过多种方式相互配合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例如,在实施化学防治的同时辅以农业管理和生物防治,既能增强防治效果又能减少化学物质残留。
综上所述,《葡萄霜霉病无公害防治技术规程》(DB65/T 3342-2011)为我们提供了全面且实用的技术指导,有助于更好地预防和控制葡萄霜霉病的发生与发展,保障葡萄产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