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核桃腐烂病无公害防治的术语和定义、防治原则、农业防治措施、物理防治措施、生物防治措施及化学防治措施。本文件适用于新疆地区核桃腐烂病的无公害防治。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Non-hazardous Control of Walnut Rot Diseas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核桃腐烂病无公害防治技术规程》(DB65/T 3332-2011)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和指导核桃种植过程中对腐烂病的无公害防治工作。以下选取了部分重要条文并进行详细解读:
一、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核桃腐烂病无公害防治的技术要求,适用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范围内核桃种植区的腐烂病无公害防治。
解读:明确了该标准适用的地域范围及对象,强调了无公害防治的理念,即在保障核桃产量和质量的同时,避免使用化学农药等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的方式。
二、术语和定义
1. 腐烂病:由多种病原菌引起的核桃树皮层组织坏死、腐烂的一种病害。
2. 无公害防治:采用物理、生物等非化学手段控制病害发生与蔓延的方法。
解读:对关键术语进行了明确界定,有助于使用者准确理解标准内容。特别是“无公害防治”的定义,突出了绿色农业的发展方向。
三、预防措施
1. 健康苗木选择:选用抗病性强、生长健壮的优良品种作为苗木来源。
2. 合理密植:根据土壤条件确定适宜的株行距,保持良好的通风透光性。
3. 科学施肥:施用有机肥为主,配合适量化肥,避免偏施氮肥导致植株徒长而降低抗病能力。
解读:这些预防措施从源头上减少了病害发生的可能性。健康苗木的选择可以提高植株自身的抵抗力;合理的密植则有利于改善微气候条件;科学施肥不仅能满足核桃生长需求,还能促进根系发育,增强整体抗逆性。
四、发病初期处理
当发现有零星病斑出现时,应立即采取如下措施:
1. 清除病部:用锋利刀具将病斑连同周围健康组织一起刮除干净。
2. 涂抹药剂:在刮净后的伤口处涂抹波尔多液或其他有效杀菌剂。
3. 加强管理:加强田间管理和后期观察,确保后续生长不受影响。
解读:对于已经显现症状的情况,及时有效的处置至关重要。清除病部能够直接减少病原体数量,涂抹药剂则是进一步杀灭残留病菌的有效手段。同时,加强管理有助于加快恢复过程,并防止病情扩散。
五、综合防控策略
建立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物理防治为辅助、生物防治为核心的综合防控体系。鼓励使用天敌昆虫如瓢虫等来抑制病原微生物繁殖;推广使用植物源提取物制成的环保型杀菌剂代替传统化学农药。
解读:构建多层次的防控网络,充分发挥不同方法的优势互补作用。通过引入自然界的有益生物资源,既达到了控制病害的目的,又保护了生态环境。此外,提倡使用环保型杀菌剂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六、监测与评估
定期开展田间调查,记录发病情况及变化趋势,每年至少两次全面普查一次。依据监测结果调整管理方案,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解读:持续性的监测工作对于掌握病害动态非常重要。只有掌握了第一手资料,才能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定期评估有助于检验前期工作的成效,并为未来的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以上是对《核桃腐烂病无公害防治技术规程》(DB65/T 3332-2011)中部分内容的重点阐述与深度解析。希望对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