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加州鲈鱼种池塘培育的技术要求、操作方法及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安徽省范围内加州鲈鱼种的池塘培育。
Title:Technical Operation Specifications for Pond Cultivation of Striped Bass Fingerling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5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1518-2011《加州鲈鱼种池塘培育技术操作规程》是安徽省地方标准,主要规定了加州鲈鱼苗种培育的技术要求。以下是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池塘选择与准备
- 条文内容:池塘应选择在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排灌方便的地方。池塘面积以2-10亩为宜,水深1.5-2米。
- 解读:这一条强调了池塘选址的重要性,良好的水源和水质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适宜的面积和深度有利于加州鲈鱼的生长。
2. 放养前的准备工作
- 条文内容:放养前需彻底清塘,每亩用生石灰75-100公斤或漂白粉10公斤消毒。同时施基肥,每亩施用有机肥200-300公斤。
- 解读:清塘消毒是防止病害的关键步骤,合理的施肥能够培养浮游生物,为鱼类提供天然饵料。
3. 鱼苗放养
- 条文内容:鱼苗放养密度为每亩2000-3000尾,规格为3厘米左右。
- 解读:合理的放养密度可以保证鱼类有足够的活动空间和食物供应,过密会导致竞争激烈,影响生长。
4. 日常管理
- 条文内容:每天巡塘两次,观察水质变化和鱼群活动情况。定期换水,保持水质清新。
- 解读:日常巡塘有助于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如水质恶化或鱼病发生。定期换水可以维持良好的生态环境。
5. 饲料投喂
- 条文内容:采用全价配合饲料,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3%-5%,分早晚两次投喂。
- 解读:使用全价配合饲料可以满足鱼类生长所需的营养,合理控制投喂量避免浪费和污染水质。
6. 病害防治
- 条文内容:坚持“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原则,定期使用药物预防。
- 解读:病害防治是养殖成功的重要环节,预防措施比治疗更为经济有效。
以上条文从池塘准备到日常管理再到病害防治等方面提供了全面的技术指导,对于提高加州鲈鱼种苗的培育质量和产量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