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矿井建设过程中安全管理的基本要求、组织管理、风险管理、现场管理、应急管理及安全评价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安徽省内新建、改建、扩建矿井建设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工作。
Title:Safety Management Guideline for Mine Construction Process
中国标准分类号:P61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1542-2011《矿井建设过程安全管理指南》是安徽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矿井建设期间的安全管理工作。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安全管理体系
标准要求矿井建设单位应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包括明确各级人员的安全职责、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以及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培训。这一体系的核心在于确保每个环节都有专人负责,并通过培训提高全员的安全意识。
2. 风险评估与控制
在矿井建设过程中,必须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识别潜在危险源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控制。例如,对于顶板管理,需根据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支护方式;对于瓦斯治理,则要严格按照相关规程操作,防止瓦斯积聚引发事故。
3. 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
对于爆破作业、机电设备安装调试等高风险工序,标准特别强调了安全技术措施的重要性。比如,在进行爆破前,必须确认周围环境安全无误后方可实施;而机电设备安装时,则需要注意防潮防水处理,避免因潮湿导致短路等问题发生。
4. 应急救援预案
针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如火灾、水害等,标准要求编制详细的应急预案,并组织演练以检验预案的有效性。同时,还应当配备足够的应急物资储备,确保一旦事故发生能够迅速响应。
5. 监督检查机制
建设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内部监督考核制度,由专门机构或人员定期检查各项安全规章制度落实情况。此外,还鼓励邀请第三方专业机构参与评估,以便发现隐患及时整改。
6. 职业健康管理
除了关注生产安全外,标准同样重视从业人员的职业健康保护。包括合理安排工作时间、提供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以及定期组织体检等。
以上内容只是DB34/T 1542-2011部分内容的简要概述,实际应用中还需结合具体工程项目特点灵活运用。希望这些信息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该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