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太子参栽培的产地环境、选地与整地、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加工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安徽省范围内太子参的规范化栽培。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Cultivation of Prince Ginseng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太子参栽培技术规程(DB34/T 1482-2011)是安徽省地方标准,规定了太子参栽培的技术要求。以下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解读。
在选址与整地环节,标准指出种植地应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或壤土。土壤pH值以5.5至6.5为宜。整地时需深耕细耙,施足基肥,一般每亩施腐熟有机肥2000公斤以上,确保土壤肥力充足。
关于种参选择与处理,标准要求选用无病虫害、无损伤、芽头饱满的优质种参。种参处理时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浸泡10分钟消毒,晾干后即可播种。这样可以有效预防病害发生,提高出苗率。
在田间管理方面,标准强调要适时中耕除草,保持土壤疏松无杂草。追肥时应根据植株生长情况合理施肥,前期以氮肥为主,促进幼苗生长;后期增施磷钾肥,增强抗逆性。同时注意及时灌溉和排水,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
病虫害防治上,标准提倡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式。如利用黄板诱杀害虫,选用高效低毒农药进行喷雾防治,严格按照安全间隔期用药,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这些条文为太子参栽培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操作指南,有助于提高产量和品质,保障药材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