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钢筋混凝土液压升降坝的术语和定义、材料要求、设计原则、施工方法、质量验收及维护管理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并由液压系统控制升降的水工建筑物的设计、施工与维护。
Title:Reinforced Concrete Hydraulic Lift Dam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1565-2011《钢筋混凝土液压升降坝》是一项安徽省地方标准,规定了钢筋混凝土液压升降坝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内容。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技术要求
# 4.1 材料
标准在这一部分对用于制造液压升降坝的各种材料提出了具体要求。例如,对于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低于C30,钢筋应符合GB 1499的规定,并且所有材料都需满足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要求。此外,还特别强调了防水材料的选择,要求其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和抗老化性能。
# 4.2 结构设计
关于结构设计部分,标准指出坝体高度应根据实际使用需求确定,同时需要考虑洪水频率等因素。对于坝体宽度,则依据河道宽度及水流条件合理设置。此外,还明确了坝体与基础连接处的设计细节,包括但不限于锚固方式、防渗措施等,以确保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试验方法
# 7.1 外观质量检查
外观质量检查是产品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之一。本标准规定通过目测法来评估产品表面是否存在裂缝、孔洞等问题。如果发现任何不符合规定的缺陷,则视为不合格品。
# 7.2 强度测试
为了验证产品的承载能力是否达标,标准要求按照GB/T 50081进行抗压强度试验。每个样品至少取三个试件作为一组样本参与测试,最终结果取平均值。
检验规则
# 8.1 出厂检验
出厂前必须完成所有必要的检验项目才能允许出厂销售。这些项目主要包括外观质量检查、尺寸偏差测量以及强度测试等。只有当全部指标均达到或超过规定限值时,产品才能被认定为合格品。
# 8.2 型式检验
型式检验是在新产品投产或者老产品转厂生产之前进行的一次全面检测活动。它涵盖了所有技术参数和性能指标的测定,目的是确认该批次产品能否满足预期用途的所有要求。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这部分内容主要规范了如何正确标识产品信息(如生产厂家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采用何种方式妥善包装产品以便于运输过程中不会受到损害,以及在仓库内存放时需要注意哪些事项等内容。正确的操作可以有效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并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综上所述,《钢筋混凝土液压升降坝》(DB34/T 1565-2011)不仅为相关生产企业提供了明确的技术指导方针,同时也为广大用户选购合适的产品提供了可靠依据。希望上述分析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