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城市社区消防安全管理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消防安全责任、防火检查与巡查、消防设施维护管理、消防宣传教育培训、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及演练、火灾事故处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内城市社区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Title:Urban Community and Rural Fire Safety Management Specification Part 1: Urban Community Fire Safety Management Specific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A9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2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T 652.1-2012《城市社区及农村消防安全管理规范 第1部分 城市社区消防安全管理规范》是山东省地方标准,对城市社区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以下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1. 消防安全责任:该标准明确指出社区居委会是社区消防工作的主要责任主体,负责制定并实施社区消防工作计划。这强调了社区在日常消防管理中的主导作用,要求社区组织定期开展消防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火灾隐患。
2. 消防设施维护:标准要求社区内公共消防设施应保持完好有效,包括消火栓、灭火器等器材。同时规定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测,确保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这一条款旨在保障消防设施能够随时投入使用,在紧急情况下发挥作用。
3. 宣传教育培训:社区应当定期组织居民参加消防安全知识培训和应急演练活动。通过这些措施提高居民自救互救能力以及对初期火灾扑救的认识水平。此外还鼓励家庭学习掌握基本的家庭防火常识。
4. 应急预案制定:每个社区都需建立完善的火灾事故应急预案,并且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修订完善。预案中应该包含报警程序、疏散路线图等内容,以便于一旦发生火情时能迅速有效地组织人员撤离至安全地带。
5. 特殊场所管理:对于学校、幼儿园、养老院等特殊场所,除了上述通用要求外,还需采取更加严格的消防安全措施。比如设置独立的安全出口、安装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专业设备来增强防护效果。
6. 监督考核机制:为保证各项规章制度得到有效执行,标准提出建立相应的监督检查体系,由专门机构负责对各社区履行职责情况进行评估打分。对于表现优秀的单位给予表彰奖励;而对于存在严重问题的则责令限期整改直至达标为止。
以上就是关于DB37/T 652.1-2012部分内容的重点解读,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遵守相关规定,共同营造良好的居住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