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重大动物疫病免疫抗体监测的技术要求、采样方法、检测方法和结果判定。本文件适用于青海省范围内重大动物疫病免疫效果的监测与评估。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Monitoring of Major Animal Disease Immunological Antibody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11.2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3T 1051-2011《重大动物疫病免疫抗体监测技术规范》是青海省针对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这项标准对重大动物疫病的免疫抗体监测工作进行了系统规范,确保了监测工作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可操作性。以下将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样品采集与保存
标准中明确指出样品采集应遵循无菌操作原则,确保样本的新鲜度和代表性。具体要求包括:采样工具需经过严格消毒处理;采样部位要避开污染源;血液样本应在采样后2小时内分离血清并置于低温条件下保存。这一规定旨在防止因样本质量不佳导致检测结果失真,从而影响后续的分析判断。
检测方法选择
标准强调应根据不同的疫病类型选用合适的检测方法。例如,对于口蹄疫等病毒性疾病,推荐使用ELISA法或病毒中和试验;而对于细菌性疾病,则可以采用琼脂扩散法或者荧光定量PCR技术。选择恰当的方法不仅能够提高检测效率,还能保证结果的真实可靠。
数据记录与报告
在数据记录方面,该标准提出了详尽的要求。所有实验过程中的原始数据都必须完整准确地记录下来,并且需要有专门人员负责审核签字确认。最终形成的监测报告应当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内容:被检单位基本信息、采样时间地点、所用试剂及仪器情况、检测结果统计分析以及结论建议等。这样做有助于形成完整的追溯体系,便于日后查阅核实。
结果评价标准
针对不同种类的重大动物疫病设置了具体的抗体水平评价标准。比如,猪瘟疫苗免疫后至少80%以上的个体血清抗体效价达到1:16及以上视为有效保护;而禽流感灭活疫苗接种后群体平均HI滴度大于4log2则表明具备良好免疫力。这些量化指标为评估免疫效果提供了客观依据。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深入解析可以看出,《重大动物疫病免疫抗体监测技术规范》从各个环节对免疫抗体监测工作做出了全面细致的规定,这对于预防控制重大动物疫病具有重要意义。各地相关部门应当严格按照此标准执行相关操作,以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和社会公共卫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