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茶园样品采集与制备的技术要求、方法和注意事项。本文件适用于茶园土壤、茶树鲜叶及成品茶的样品采集与制备,为茶叶质量检测提供规范依据。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ampling and Preparation in Tea Plant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7.1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2/T 741-2011 茶园样品采集与制备技术规程》是湖北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茶园样品的采集和制备过程,确保检测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深入解读。
5.1 样品采集
# 5.1.1 采样点的选择
标准要求采样点应选择在茶园的代表性区域,避免靠近边界、道路、水源等特殊位置。这是因为这些地方可能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导致样本不具代表性。例如,靠近道路的茶叶可能受到汽车尾气污染,而靠近水源的地方可能会有水分过多或农药残留的问题。
# 5.1.2 采样时间
采样应在晴天进行,避开雨天和露水未干时。因为雨水会影响茶叶的水分含量,而露水的存在也可能改变茶叶表面的化学成分。此外,采样的具体时间段也有讲究,通常建议在上午9点到下午3点之间进行,这个时段光线充足且温度适宜,有助于保持茶叶的新鲜度。
5.2 样品制备
# 5.2.1 初步处理
采集后的样品需立即进行初步处理,包括去除杂质如枯叶、杂草等,并将叶片分离出来。这一环节非常重要,因为杂质的存在不仅会增加后续分析的工作量,还可能导致分析结果出现偏差。例如,如果杂质中含有较多的重金属或其他污染物,就会影响到最终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 5.2.2 样品粉碎
对于需要进一步检测的样品,应使用适当的设备将其粉碎至一定粒度。标准指出,粉碎后的样品粒度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保证后续分析的精确性。过粗的颗粒可能导致某些成分无法充分提取,而过细则可能引起样品性质的变化,影响检测结果。
6 检测与记录
# 6.1 检测项目
标准明确了不同检测项目的具体要求,包括但不限于水分含量、重金属含量、农药残留等。每项检测都有其特定的方法和技术要求,确保数据的真实可靠。例如,水分含量的测定通常采用烘干法,而重金属含量的检测则可能需要用到原子吸收光谱仪等精密仪器。
# 6.2 记录保存
所有的检测过程和结果都必须详细记录并妥善保存。这不仅是对整个检测流程的负责,也为今后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提供了追溯依据。记录的内容应当包括但不限于采样日期、地点、天气状况、操作人员信息以及检测仪器的校准情况等。
以上是对《DB42/T 741-2011 茶园样品采集与制备技术规程》中部分内容的重要解读。遵循该标准能够有效提升茶园样品采集与制备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为茶产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