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红三叶的栽培技术要求,包括选地整地、品种选择、播种技术、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收获利用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重庆市范围内红三叶的栽培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Red Clover Cultiv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0/T 422-2011《红三叶栽培技术规范》是重庆市制定的地方标准,用于指导红三叶的规范化种植。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一、选址与整地
标准指出,红三叶栽培应选择土壤肥沃、排灌方便、pH值在6.0-7.5之间的地块。整地时要求深耕细作,确保土壤疏松透气。具体操作上,深耕深度应在25厘米以上,并结合施用有机肥料进行翻耕,以改善土壤结构和提高肥力。
二、播种
关于播种,标准建议采用条播或撒播的方式。条播行距控制在20-30厘米之间,每亩播种量为0.5-0.7公斤。播种前需对种子进行预处理,如晒种或浸种,以提高发芽率。播种后要适当覆土并压实,保持土壤湿润,促进种子萌发。
三、田间管理
在田间管理方面,标准强调了几个要点:一是及时除草,特别是在幼苗期要防止杂草竞争养分;二是合理施肥,生长期间追施氮磷钾复合肥,每次每亩用量约15-20公斤;三是灌溉排水,在干旱季节要及时浇水,在雨季要注意排除积水,避免根系受损。
四、病虫害防治
对于病虫害防治,标准提倡采取综合措施,包括选用抗病品种、轮作倒茬以及物理和生物防治方法。化学药剂使用需谨慎,严格按照说明书剂量施用,并注意安全间隔期,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五、收获
最后,关于收获时间,标准规定当植株高度达到40-50厘米且开花率达到80%左右时即可开始收割。留茬高度一般保持在5-10厘米,以便后续再生长。收割后的牧草应及时晾晒或加工成干草,防止霉变。
以上是对DB50/T 422-2011《红三叶栽培技术规范》中部分重要内容的解读,希望对从事红三叶种植工作的人员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