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油茶籽的质量分级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油茶籽的收购、储存、销售和加工。
Title:Quality Grading of Camellia Oleifera Seeds - DB42T 779-2012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80.1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油茶籽作为重要的经济作物,其质量直接影响到后续产品的品质。DB42/T 779-2012《油茶籽质量分级》标准为油茶籽的生产、收购、加工和销售提供了科学依据。以下将对这一标准中的一些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标准的范围部分明确指出该标准适用于湖北省内种植并收获的油茶籽的质量分级。这意味着该标准主要针对湖北地区的油茶籽,其他地区可能需要参考或采用不同的标准。
其次,关于术语和定义部分,标准给出了油茶籽、净籽、含水率等专业术语的具体含义。例如,“净籽”是指经过清理后的油茶籽,不包含杂质如壳、枝叶等。这些定义有助于确保各方在交流时使用统一的语言,避免误解。
在质量要求方面,标准规定了油茶籽的分级指标。根据油茶籽的饱满度、色泽、含水量以及是否有病虫害等因素,将油茶籽分为三个等级:一级、二级和三级。其中,一级油茶籽要求饱满度高、无病虫害且含水量低于一定标准;而三级油茶籽则允许有一定的不完善粒,并对含水量有相对宽松的要求。这样的分级制度便于企业和农户按照不同需求选择合适的油茶籽。
此外,标准还特别强调了检验方法的重要性。包括如何正确取样、样品制备以及各项指标的具体检测方法。正确的检验方法能够保证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从而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权益。
最后,标准还提出了储藏与运输的要求,建议采取适当的措施防止油茶籽受潮、发热或受到机械损伤,以保持其优良品质直至进入市场流通环节。
综上所述,《油茶籽质量分级》(DB42/T 779-2012)不仅规范了油茶籽的质量评定流程,而且从多个角度保障了产品质量,促进了油茶产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