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驴泌乳性能测定的术语和定义、测定条件、测定方法及数据处理。本文件适用于驴泌乳性能的测定与评价。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Measurement of Donkey Lactation Performanc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在TCAAA 110-2023《驴泌乳性能测定技术规范》中,有一项重要的更新内容是关于“泌乳期划分”的规定。与旧版相比,新版标准对泌乳期的划分更加细化,明确了不同阶段的具体时间范围及对应的数据采集要求。
以“泌乳初期”为例,原标准将其定义为产后45天内,但未具体细分各阶段。而在TCAAA 110-2023中,这一阶段被进一步划分为三个子阶段:产后0-15天、16-30天和31-45天,并分别提出了不同的监测指标。例如,在产后0-15天期间,重点在于观察母驴的身体恢复情况以及初乳的质量;16-30天则需要关注泌乳量的变化趋势;到了31-45天,则开始评估泌乳稳定性并记录相关数据。
这种调整有助于更准确地掌握母驴在整个泌乳早期阶段的表现,从而为后续饲养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实际操作时,可以采用以下步骤来实施:
首先,在母驴分娩后立即建立档案,包括但不限于个体信息、产仔数量等基础资料。接着,在每个子阶段开始前制定详细的计划表,确保所有参与人员清楚各自职责。然后按照计划定期测量体重、体况评分以及泌乳量等关键参数,并将结果及时录入系统。最后,在每个子阶段结束后进行全面分析,找出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工作效率,还能有效提升整体管理水平,促进驴产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