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枇杷栽培的园地选择与规划、苗木繁育、定植、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果实采收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广东省内枇杷的栽培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Loquat Cultiv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4/T 978-2012 枇杷栽培技术规程》是广东省地方标准,为枇杷的栽培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技术指导。以下将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品种选择上,规程指出应选用适应当地气候条件、抗病性强且丰产性好的优良品种。例如,“大五星”枇杷以其果实大、品质优而受到推荐。这一要求旨在确保种植户能够获得稳定的产量和良好的经济效益。
其次关于建园,规程强调了选址的重要性,要求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pH值在5.5至6.5之间的地块。同时建议坡度不超过25°,并做好水土保持措施。这样的环境有利于枇杷树根系的生长发育,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几率。
对于定植密度,规程推荐每公顷栽植株数为1650至2250株,具体根据土壤肥力及管理水平调整。合理的密植可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但过密则可能导致通风透光不良,影响果实品质。
在施肥管理方面,规程提倡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的原则。每年至少施用一次基肥,通常在秋季采果后进行,以腐熟的农家肥或商品有机肥为主。追肥则需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适时适量补充氮磷钾等元素,特别是在开花坐果期要保证充足的养分供给。
此外,规程还特别提到病虫害防治应采取综合措施,包括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比如定期修剪枝条改善树冠结构,使用粘虫板诱杀害虫,必要时选用高效低毒农药进行喷洒,但要注意安全间隔期,避免药物残留超标。
通过以上对规程中关键内容的深入分析可以看出,《DB44/T 978-2012 枇杷栽培技术规程》从品种选育到田间管理都给出了详尽的操作指南,有助于种植者科学合理地开展枇杷生产活动,提升产品质量与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