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出口韭菜生产过程中涉及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要求、生产技术规程、病虫害防治、采收与田间处理、生产记录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内出口韭菜的生产和管理。
Title: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 - Export Chinese Leek Operation Guideline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05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山东省地方标准《良好农业规范 出口韭菜操作指南》(DB37/T 1957-2011)为出口韭菜的生产提供了系统的管理规范。以下选取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在产品和原料的收获环节,标准明确要求不得将受病虫害或机械损伤影响的产品用于加工或销售。同时,收获工具需保持清洁卫生,并且收获后的韭菜应在阴凉处堆放,避免直接接触地面。这一规定旨在确保原料质量,防止因污染或变质导致的产品安全问题。
关于生产记录管理,标准强调企业应建立完整的生产档案,包括但不限于种子来源、种植日期、施肥与用药记录等信息。这些记录不仅有助于追溯产品质量,还能为后续改进提供数据支持。特别是农药使用记录,必须详细记载所用药品名称、浓度、施药时间及方法等内容,以便监管机构核查。
在包装与贮运方面,标准指出包装材料应当无毒无害且符合相关食品安全标准,包装标识上要标明产品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等必要信息。运输过程中要采取措施防止产品受到污染,并且贮存环境温度需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以保证产品的品质稳定性和安全性。
此外,标准还特别提到对于出口产品,在满足国内法规的基础上还需遵守进口国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要求。这意味着生产企业不仅要熟悉国家标准,还应对目标市场的特殊规定有所了解,从而确保产品能够顺利通过国际市场的检验检疫程序。
以上是该标准中一些关键内容的深度解析,希望对从事出口韭菜生产的相关人员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