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早食核桃苗木培育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条件、育苗地选择与准备、砧木种子采集与处理、播种、嫁接、苗期管理、病虫害防治及出圃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范围内早食核桃苗木的培育。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Cultivation of Early-eating Walnut Seedling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T 1237-2010《早食核桃苗木培育技术规程》是河北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早食核桃苗木的培育过程,提高苗木质量。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早食核桃苗木培育的技术要求,包括种子采集、处理、播种、苗期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内容。适用于河北省内早食核桃苗木的生产。
2. 术语和定义:明确了“早食核桃”是指果实成熟期较早的核桃品种,并对“砧木”、“接穗”等专业术语进行了定义,为后续操作提供了统一的语言基础。
3. 种子采集与处理:强调应在果实充分成熟时采收种子,并指出种子需经过清洗、晾晒等处理程序以保证发芽率。同时要求种子储存温度控制在0℃至5℃之间,湿度保持在60%-80%范围内。
4. 播种技术:建议采用条播或点播的方式进行播种,行距应保持在20cm至30cm之间,株距则根据具体品种确定。播种深度一般为3cm至5cm,覆土后要压实并及时浇水。
5. 苗期管理:包括适时灌溉、施肥以及除草等工作。特别是在幼苗出土后要及时查苗补缺,确保每株都有良好的生长环境。此外还提到要定期检查土壤状况,适时调整灌溉频率和施肥量。
6. 病虫害防治:提出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对于常见的病虫害如黑斑病、蚜虫等给出了具体的防治措施。例如使用波尔多液喷洒预防黑斑病,采用吡虫啉类药剂控制蚜虫危害。
7. 苗木出圃:规定了苗木出圃前的各项检验项目,如高度、茎粗、根系发育情况等,并要求达到一定标准才能出圃销售或移栽定植。
通过以上解读可以看出,《早食核桃苗木培育技术规程》从多个方面全面指导了早食核桃苗木的培育工作,有助于提升产品质量,促进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