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规模化猪场寄生虫病防治的技术要求、管理措施和操作规程。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内规模化猪场的寄生虫病防治工作。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Parasitic Disease Control in Large-scale Pig Farms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T 1373-2011《规模化猪场寄生虫病防治技术规范》是河北省发布的关于规模化猪场寄生虫病防治的技术标准。以下将选取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1. 预防措施
- 5.1 场址选择与布局:要求猪场远离居民区、工业区和其他养殖场,且应有良好的排水系统和绿化带。这主要是为了减少外界污染源对猪群的影响,确保猪场的环境卫生。
- 5.2 引种管理:强调引入新猪只时必须来自非疫区,并需经过隔离观察至少一个月,确认健康后方可混群。这一规定旨在防止携带病原体的猪只进入猪场,造成疾病传播。
2. 饲养管理
- 6.1 饲料卫生:饲料应存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霉变。定期检查饲料质量,确保其符合国家标准。良好的饲料卫生可以有效降低因饲料引起的寄生虫感染风险。
- 6.2 清洁消毒:每日清理猪舍内的粪便,定期使用高效低毒的消毒剂对猪舍及周围环境进行全面消毒。保持清洁的环境有助于减少寄生虫卵和幼虫的数量。
3. 药物使用
- 7.1 药物选择:推荐使用国家批准的兽药产品,禁止使用未经批准或已被淘汰的药物。合理选用药物不仅能提高治疗效果,还能避免药物残留问题。
- 7.2 给药方式:根据猪只大小、体重等因素准确计算用药量,采用科学合理的给药方法如拌料、饮水等。正确的给药方式能够保证药物均匀分布于猪体内,达到最佳疗效。
4. 监测与评估
- 8.1 定期检测:每季度至少进行一次寄生虫病监测,包括粪便检查和血液学检测。通过持续监控可以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 8.2 记录保存: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详细记录每次防疫、治疗过程及相关数据信息。这些资料对于日后分析总结经验教训非常重要。
5. 人员培训
- 9.1 技术培训:定期组织员工参加专业技能培训,增强其专业知识水平和服务意识。只有具备扎实理论基础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工作人员才能更好地执行各项防控措施。
以上内容涵盖了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性的规定,希望可以帮助规模化猪场更好地落实寄生虫病防治工作,保障生猪健康生长,提高生产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