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冲击式工程钻机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以冲击方式作业的工程钻机,主要用于基础工程施工等领域。
Title:Impact Engineering Drilling Machine - DB13/T 1243-2010
中国标准分类号:J75
国际标准分类号:59.08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T 1243-2010是河北省地方标准,规定了冲击式工程钻机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技术要求
# 4.1 结构及性能要求
1. 钻机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承受工作载荷。
- 解读:这意味着钻机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能够抵抗各种外力作用而不发生永久变形或损坏。设计时需考虑材料的选择、结构的设计以及制造工艺等因素。
2. 各种连接件应牢固可靠,不得有松动现象。
- 解读:确保所有部件之间的连接稳固是保证设备安全运行的基础。这包括螺栓、焊接点等部位的质量控制。
3. 液压系统密封良好,无泄漏。
- 解读:液压系统的密封性直接影响到设备的工作效率和使用寿命。因此,在生产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密封圈的选择与安装质量。
# 4.2 安全要求
1. 外露转动部分应设有防护罩。
- 解读:为了防止操作人员在使用过程中受到伤害,必须对可能造成危险的旋转部件加以保护。
2. 电气装置应符合GB/T 19517的规定。
- 解读:参照国家相关标准来设计电气系统可以提高产品的安全性,并且便于维护保养。
试验方法
# 6.1 性能测试
1. 在额定功率下连续运转2小时,检查各部件是否正常。
- 解读:通过长时间的满负荷运行来检测机器的整体性能表现,包括但不限于振动情况、噪音水平以及温升状况等。
2. 进行空载启动试验三次,观察启动是否顺利。
- 解读:空载启动试验有助于评估发动机或其他动力源的实际启动能力,同时也能发现潜在的问题点。
检验规则
# 7.1 出厂检验
1. 每台产品出厂前均需经过严格的质量检查。
- 解读:只有经过全面细致地检验合格后的产品才能允许出厂销售给用户,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因质量问题而导致的售后纠纷。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 8.1 标志
1. 应标明制造商名称、地址、商标及型号规格等信息。
- 解读:清晰明确的标识可以帮助消费者了解产品的来源并方便售后服务。
# 8.2 包装
1. 使用防潮防水材料进行妥善包装。
- 解读:良好的包装不仅可以保护货物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还可以减少运输过程中的破损风险。
以上是对DB13/T 1243-2010标准中部分内容的重点解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