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杂交水稻五五精确定量栽培的技术要求、操作规程和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贵州省范围内杂交水稻的精确定量栽培生产。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Precise Quantitative Cultivation of Hybrid Rice - Five-Five Method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杂交水稻五五精确定量栽培技术规范(DB52/T 724-2011)是贵州省地方标准,规定了杂交水稻五五精确定量栽培的技术要求。以下选取部分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在品种选择方面,应选用通过国家或省级审定的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杂交水稻品种。这要求种植者根据当地生态条件和生产水平选择适宜的品种,确保产量和品质。
关于播种育秧,规范指出每亩大田需备足壮秧苗床面积5平方米以上。苗床要施足基肥,保持湿润,适时播种,合理密植。这样可以保证秧苗健壮生长,为后期高产打下基础。
在移栽环节,要求每亩大田栽插5万穴左右,每穴2-3苗。同时要做到浅水移栽,适当深插,带土移栽,提高成活率。这样的密度既能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又能保证通风透光,促进稻株健康发育。
施肥管理上,强调氮磷钾配合施用,基肥占总施肥量的60%-70%,追肥分两次施入,分别在分蘖期和拔节孕穗期。通过科学施肥,既可满足水稻生长需求,又避免肥料浪费和环境污染。
灌溉方面,采取\"浅水勤灌、干湿交替\"的方式。特别是在分蘖期和抽穗扬花期,要保持田间适度湿润,防止干旱或积水。合理的水分管理有助于提高稻谷结实率和千粒重。
病虫害防治上,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定期检查田间病虫害发生情况,及时采取物理、生物或化学措施进行防控。做到早发现、早处理,减少损失。
收获时,当90%以上的稻谷达到完熟期即可收割。提倡机械收获,提高效率,降低损耗。收获后要及时晾晒或烘干,确保稻谷安全储存。
总之,该规范从品种选择到收获储藏各个环节都提出了明确的技术要求,旨在通过精细化管理实现杂交水稻的高产高效。种植者应严格按照规范操作,才能获得理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