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优质肉鸡商品代饲养的场地选择、鸡舍建设、种苗选择、饲养管理、饲料与饮水、疫病防控及档案记录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四川省内优质肉鸡商品代的饲养管理过程。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Breeding Management of High-quality Meat Chicken (Commercial Gener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1/T 1277-2011《优质肉鸡商品代饲养管理技术规程》是四川省地方标准,主要规范了优质肉鸡从孵化到出栏的全过程饲养管理要求。以下对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1. 环境条件
标准中明确指出,鸡舍应保持良好的通风、光照和温度控制。适宜的温度范围为18℃至26℃,湿度控制在50%-70%之间。这有助于减少疾病发生率,提高鸡群健康水平。例如,雏鸡阶段需要较高的温度(32℃-34℃),随着日龄增长逐步降低,确保其适应外界环境。
2. 饲料与饮水
饲料质量直接关系到鸡肉品质。标准强调使用全价配合饲料,并根据不同生长阶段调整营养成分比例。同时,提供清洁充足的饮水至关重要,尤其是在炎热季节或高温环境下,需增加饮水量以防止脱水。
3. 卫生防疫措施
在卫生防疫方面,规定了严格的消毒程序及免疫接种计划。定期对鸡舍内外进行全面清洁消毒,包括但不限于地面、墙壁、用具等。此外,按照免疫程序及时开展疫苗注射工作,预防常见传染病如新城疫、禽流感等。
4. 饲养密度
合理安排饲养密度对于保障鸡只正常生长发育非常重要。根据标准建议,在育雏期每平方米最多容纳30只左右的小鸡;进入育成期后可适当放宽至15只/平方米。过高的密度会导致空间不足,影响采食、活动以及排泄物处理。
5. 日常观察与记录
养殖过程中必须密切监测鸡群状况,包括食欲、精神状态、粪便性状等方面的变化。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查明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同时做好详细的生产记录,便于追溯问题来源及评估饲养效果。
以上内容仅为部分重点条款解析,实际操作时还需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本标准相关规定,以达到最佳养殖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