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杜仲皮的术语和定义、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陕西省范围内杜仲皮的生产、加工、销售及质量检测。
Title:DB61T 500.10-2010 Du Zhong Bark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陕西省地方标准《杜仲皮》(DB61/T 500.10-2010)对杜仲皮的质量要求和检验方法进行了规范。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深入解读:
首先,在范围部分,标准明确规定了适用于以杜仲树皮为原料加工而成的产品。这一定义明确了适用对象,即仅限于从杜仲植物获取的树皮制品。
其次,关于术语和定义,标准给出了“杜仲皮”这一核心概念的具体描述。它是指从杜仲植物剥取的树皮,经过处理后用于特定用途的产品。准确理解这一定义有助于区分其他类似产品。
在技术要求方面,标准详细规定了杜仲皮的感官指标,包括色泽、气味等。例如,色泽应呈现正常的杜仲皮颜色,无明显杂质;气味应具有杜仲特有的香气,无异味。这些感官指标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和市场接受度。
物理化学指标是评价杜仲皮质量的重要依据。标准中列出了水分含量、灰分含量等具体数值要求。例如,水分含量不得超过12%,灰分含量不应超过8%。这些数据为生产者提供了明确的控制目标。
此外,卫生指标也是标准中的重点内容之一。标准对重金属含量如铅、镉等设定了上限值,并对农药残留进行了严格限制。确保这些指标达标对于保障消费者健康至关重要。
最后,在检验规则部分,标准明确了抽样方法、检验项目及判定规则。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抽样和检验可以保证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如果某项指标不合格,则需重新取样复检,直至全部符合标准为止。
综上所述,《杜仲皮》(DB61/T 500.10-2010)通过对杜仲皮的各项指标作出明确规定,为生产和流通环节提供了统一的质量评判依据,有利于促进相关产业健康发展。
预览图若存在模糊、缺失、乱码、空白等现象,仅为图片呈现问题,不影响文档的下载及阅读体验。
当文档总页数显著少于常规篇幅时,建议审慎下载。
资源简介仅为单方陈述,其信息维度可能存在局限,供参考时需结合实际情况综合研判。
如遇下载中断、文件损坏或链接失效,可提交错误报告,客服将予以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