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客流预测的基本原则、预测内容、预测方法和成果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客流预测工作,为线路规划、设计及运营提供依据。
Title:Specification for Urban Rail Transit Line Passenger Flow Forecast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1/T 786-2011《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客流预测规范》是北京市地方标准,适用于北京市行政区域内新建或改扩建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客流预测工作。以下选取一些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4.1 一般规定
本条明确了客流预测的目的和原则。客流预测应以城市总体规划、城市交通规划以及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为依据,确保预测结果能够指导轨道交通线路的设计、建设和运营。同时要求预测过程要科学合理,预测结果需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
5.1 数据收集
数据收集是客流预测的基础。根据本条规定,数据收集应包括社会经济数据、人口分布数据、土地利用数据、交通出行数据等多方面的信息。特别是对于人口增长趋势、就业分布变化等动态因素的掌握至关重要。此外,还强调了历史客流数据的重要性,以便与未来预测值进行对比验证。
6.2 预测模型选择
合理的预测模型选择直接影响到客流预测的准确性。标准指出,在选择模型时应考虑线路特点、区域特征等因素,并建议采用多种方法相互验证。例如,可以结合时间序列分析法、回归分析法及基于智能算法的预测模型等综合考量,从而提高预测精度。
7.3 客流预测成果
最终的客流预测成果应当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各站点的日均客流量、高峰小时断面客流量、全日分时段客流量分布图等详细数据。这些资料将作为后续工程设计的重要参考依据,因此必须保证其准确性和完整性。另外,还需提供相应的不确定性分析报告,说明预测结果可能存在的误差范围及其原因。
以上是对DB11/T 786-2011中部分内容的重点解读,希望对从事相关工作的专业人士有所帮助。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需要结合具体项目情况灵活调整预测策略,确保所提供的客流预测服务满足实际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