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香樟用材林栽培的术语和定义、立地条件、苗木培育、造林技术、抚育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四川省范围内香樟用材林的栽培与管理。
Title:Cultiva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amphor Timber Forest
中国标准分类号:B43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1/T 1235-2011香樟用材林栽培技术规程》是四川省地方标准,规定了香樟用材林从造林到抚育管理的全过程技术要求。以下对其中关键内容进行深度解读:
一、造林地选择与整地
标准指出造林地应选择土层厚度≥60cm,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地块。坡度不宜超过25°。整地方式采用全面整地或块状整地,深度不少于30cm。这是为了确保香樟根系有足够的生长空间,避免积水导致烂根。
二、苗木选择与处理
要求选用1-2年生优质容器苗或裸根苗,苗高不低于40cm,地径不小于0.5cm。栽植前需剪除过长根系和叶片,蘸取泥浆后再种植。这样可以提高苗木成活率,减少水分蒸发。
三、栽植密度与方法
推荐株行距为2m×3m或3m×3m,每公顷栽植1111-1666株。栽植时要保持苗木直立,根系舒展,覆土压实至根颈处。合理的密度既能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又有利于通风透光。
四、抚育管理要点
包括及时除草松土、适时追肥、病虫害防治等。每年至少进行两次除草松土,施肥以氮肥为主,配合磷钾肥。定期检查病虫害情况,采取物理、生物或化学方法综合防治。
五、采伐利用
规定主伐年龄为20-25年,最低胸径不小于15cm。采伐时要合理安排轮伐期,保持森林生态系统稳定。这有助于实现可持续经营,保障木材持续供应。
六、档案管理
要求建立完整的生产档案,包括造林设计、施工记录、抚育管理、采伐利用等环节的详细资料。通过科学管理提高经营水平,为今后的生产活动提供参考依据。
以上内容涵盖了香樟用材林栽培的主要技术环节,遵循这些规范能够有效提升造林成效,促进林业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