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查标准
  • 下载
  • 专题
  • 标签
  • 首页
  • 标准
  • 农业
  • DB50T 384-2011 大足黑山羊 疫病防制技术规范

    DB50T 384-2011 大足黑山羊 疫病防制技术规范
    大足黑山羊疫病防制技术规范养殖动物卫生
    27 浏览2025-06-04 更新pdf0.39MB 未评分
    加入收藏
    立即下载
  • 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大足黑山羊疫病防制的技术要求、管理措施及具体操作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大足黑山羊养殖过程中的疫病预防、控制与扑灭工作。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Dazu Black Goat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30

  • 封面预览

    DB50T 384-2011 大足黑山羊 疫病防制技术规范
  • 拓展解读

    大足黑山羊疫病防制技术规范(DB50/T 384-2011)是针对重庆市大足地区特有的黑山羊品种制定的疾病防控技术标准。以下为重要条文解读:

    1. 防疫制度要求:规模养殖场应建立完善的防疫制度,包括免疫程序、消毒制度等。要定期对羊舍进行全面消毒,特别是产羔区和病羊隔离区。

    2. 免疫接种:新生羔羊应在出生后15-20日龄进行初免,60日龄加强免疫一次。成年羊每年春秋两季各免疫一次。特别要重视口蹄疫、羊痘等重大动物疫病的强制免疫。

    3. 消毒措施:羊场入口处应设消毒池,羊舍每周消毒一次,产房每次使用前消毒。常用的消毒剂有氢氧化钠、过氧乙酸等。

    4. 病死羊处理:病死羊要立即深埋或焚烧处理,不得随意丢弃。病死羊所在区域要彻底消毒。

    5. 引种管理:引进种羊必须来自非疫区,并经过检疫合格。新引进羊需隔离观察30天以上才能混群饲养。

    6. 日常管理:保持羊舍清洁干燥,定期清理粪便。饲料和饮水要清洁卫生。做好驱虫工作,每年春秋两季各进行一次。

    7. 监测预警:建立疫情监测报告制度,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上报。定期开展抗体水平检测,评估免疫效果。

    这些措施构成了完整的疫病防控体系,对于保障大足黑山羊健康养殖具有重要意义。严格执行这些规定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疫病发生。

  • 下载说明

    预览图若存在模糊、缺失、乱码、空白等现象,仅为图片呈现问题,不影响文档的下载及阅读体验。

    当文档总页数显著少于常规篇幅时,建议审慎下载。

    资源简介仅为单方陈述,其信息维度可能存在局限,供参考时需结合实际情况综合研判。

    如遇下载中断、文件损坏或链接失效,可提交错误报告,客服将予以及时处理。

  • 相关资源
    下一篇 DB51T 1187-2011 桑蚕原蚕基地建设规范
    无相关信息
资源简介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下载说明
相关资源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2024-2025 WenDangJia.com 浙ICP备20241376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