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山东省公路工程中高性能沥青混合料的技术要求、配合比设计、施工工艺及质量检验与验收。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内各级公路工程中高性能沥青混合料的设计、施工和验收。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High-Performance Asphalt Mixtures in Highway Engineering of Shandong Province
中国标准分类号:U416.217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8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T 1722-2010《山东省公路工程高性能沥青混合料技术规范》是一部专门针对山东省内公路工程中高性能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标准。该规范对高性能沥青混合料的原材料、配合比设计、施工工艺以及质量检验等方面做出了明确规定,旨在提高路面使用性能和延长使用寿命。以下将从几个关键部分进行详细解读。
一、原材料要求
1. 沥青材料:规范明确指出,用于高性能沥青混合料的沥青应选用改性沥青或SBS改性沥青,并且要求其针入度指数PI值需大于+1.5,软化点不低于60℃。此外,沥青老化后的延度不得小于40cm,这主要是为了确保在高温条件下路面不会出现车辙现象,在低温条件下也不会开裂。
2. 集料选择:粗集料应采用质地坚硬、耐磨耗、清洁无杂质的碎石或破碎砾石作为主要来源;细集料则推荐使用机制砂或者天然砂。所有集料都必须经过严格筛选分级处理,以保证级配合理均匀。对于矿粉而言,则需要采用石灰岩等碳酸盐类岩石磨制而成,其比表面积应达到600m²/kg以上。
二、配合比设计
1. 目标配合比设计阶段:在此阶段需确定最佳沥青用量范围。通过马歇尔试验法测定不同沥青含量下试件的密度、空隙率、稳定度及流值等指标,最终选定满足强度与耐久性要求的最佳沥青用量。
2. 生产配合比验证阶段:在拌合楼实际生产过程中再次验证上述设计结果是否可行,并调整相关参数直至符合预期效果为止。同时还需要注意控制好各种原材料的比例关系,确保最终产品能够达到设计文件所提出的所有技术指标。
三、施工工艺要点
1. 拌合:沥青混合料应在专门设置的拌合站内集中拌制完成。拌合时间应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延长至30秒左右,以保证物料充分混合均匀。出料温度一般控制在160~180℃之间。
2. 摊铺:摊铺机作业时速度宜保持平稳连续,避免中途停顿造成接缝处质量缺陷。分层摊铺时上下两层横向接缝间距不应少于1米。
3. 压实成型:初压应在较高温度状态下进行,复压次数视具体条件而定但不少于两次,终压则需确保表面平整密实。碾压过程中要注意轮迹重叠宽度以及方向控制,防止产生波浪或裂缝等问题。
四、质量检测与验收
1. 外观检查:包括但不限于表面平整度、色泽一致性、是否存在松散颗粒等情况。
2. 物理力学性能测试:如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动稳定度等项目均需按照规定方法逐一测量并记录数据。
3. 长期稳定性评估:通过模拟自然环境变化趋势来预测未来若干年内该类型路面可能面临的挑战及其应对策略。
总之,《山东省公路工程高性能沥青混合料技术规范》是一部非常全面且细致的标准文件,在实际应用当中应当严格按照各项条款执行操作流程,这样才能有效保障工程质量和安全可靠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