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现制茶饮料中茶叶原料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以茶叶为原料制作的现制茶饮料。
Title:Tea-based Raw Materials for Ready-to-serve Tea Beverages
中国标准分类号:XK 01
国际标准分类号:67.1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在TCTSS 76-2023《现制茶饮料》中,茶叶原料的要求是关键部分之一。相较于旧版标准,新版对茶叶原料的质量和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将聚焦于“茶叶原料的农残限量”这一重要条文,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具体操作方法。
农残限量的新要求
新版标准明确规定了现制茶饮料中使用的茶叶原料必须符合GB 276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的规定。这意味着,所有用于制作现制茶饮料的茶叶原料都需检测并确保其农药残留量低于国家规定的限值。例如,对于常见的杀虫剂如氯氰菊酯、溴氰菊酯等,新版标准设定了更为严格的限量标准。
应用方法详解
1. 选择合规供应商:首先,现制茶饮经营者应严格筛选茶叶供应商。要求供应商提供每批次茶叶的检测报告,确保其符合GB 2763的标准。同时,可以定期访问供应商的生产基地,了解其种植过程和管理措施,以进一步保证原料的安全性。
2. 自检机制建立:除了依赖供应商提供的检测报告外,企业自身也应建立完善的自检体系。可以通过购买专业的检测设备或者与第三方检测机构合作,定期抽取样品进行农残检测。这样不仅能及时发现问题,还能增强企业的质量控制能力。
3. 培训员工:对采购人员及生产一线员工进行培训,使其了解最新的农残限量标准以及如何正确取样和送检。通过提高员工的专业知识水平,确保整个供应链环节都能严格按照标准执行。
4. 记录保存:每次检测的结果都应该被详细记录下来,并妥善保存至少两年以上。这些记录不仅是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依据,也是应对可能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时不可或缺的信息来源。
总之,在TCTSS 76-2023中关于茶叶原料农残限量的规定反映了行业对于消费者健康保护的高度关注。通过上述方法的应用,不仅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遵守相关规定,也能提升产品的整体质量和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