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温室西葫芦基质栽培的术语和定义、环境条件、设施要求、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青海省范围内温室西葫芦的基质栽培生产。
Title:Greenhouse Cucumber Substrate Cultiva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3/T 940-2010《温室西葫芦基质栽培技术规程》是青海省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温室西葫芦的基质栽培技术,提高西葫芦的产量和品质。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范围与适用对象
标准适用于青海地区温室环境下采用基质栽培方式种植西葫芦的技术操作。这一范围明确了标准的应用区域和作物类型,确保了技术指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 基质选择
标准指出基质应选用无毒、无害、透气性好且保水能力强的材料。具体推荐使用草炭、珍珠岩、蛭石等混合物作为基质。这种组合能够为西葫芦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促进根系发育,同时避免土壤传播病害。
3. 种子处理
在播种前需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可采用温汤浸种或药剂浸泡的方法。例如,将种子放入55℃左右的热水中浸泡10分钟,随后冷却并清洗干净。这样的处理可以有效杀灭种子表面附着的病原菌,降低病害发生率。
4. 栽培密度
根据温室条件合理确定栽培密度,一般每平方米种植不超过4株。过密会导致植株间竞争加剧,影响光合作用效率;而过于稀疏则会浪费土地资源。因此,科学规划种植密度对于实现高产至关重要。
5. 水肥管理
水分管理上要求保持基质湿润但不过湿,避免积水造成烂根现象。施肥时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前期以氮肥为主促进营养生长,后期适当增加磷钾肥比例以利于果实发育。此外还需定期检测土壤pH值,维持在适宜范围内(通常为6.0-7.0)。
6. 病虫害防治
强调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策略。物理方法如设置防虫网、黄板诱捕等;生物方法利用天敌昆虫控制害虫数量;化学防治则需严格按照农药标签说明使用,并注意轮换用药防止抗药性的产生。
7. 采收标准
当西葫芦达到商品成熟期即可采收,通常依据果实大小及颜色变化判断。采收时要轻拿轻放,减少机械损伤,并及时清理田间残留物,保持环境卫生。
通过以上关键点的深入分析可以看出,《温室西葫芦基质栽培技术规程》不仅提供了具体的栽培技术和管理措施,还特别注重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