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清洁型合成金属切削液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以合成基础液和添加剂配制而成的清洁型金属切削液,主要用于金属切削加工过程中冷却和润滑。
Title:Clean Synthetic Metal Cutting Fluid
中国标准分类号:G12
国际标准分类号:75.1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2/T 467-2009《清洁型合成金属切削液》是一项吉林省地方标准,主要规定了清洁型合成金属切削液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内容。以下对其中的关键条款进行解读。
1. 技术要求
- 外观:产品应为均匀透明或半透明液体,无肉眼可见杂质。这一条强调了产品的外观质量,确保使用者能够直观判断产品质量。
- pH值:在5.0至8.0范围内。pH值直接影响切削液的腐蚀性和生物稳定性,适宜的pH值可以减少对机床和工件的腐蚀,并延长切削液的使用寿命。
- 腐蚀性:按GB/T 6144进行测试,试片表面不得出现红锈。此要求保证了切削液不会对金属材料造成过度腐蚀,保护加工设备。
- 防锈性:按GB/T 6143进行测试,单片防锈时间不低于24小时。良好的防锈性能有助于防止机床部件生锈,提高生产效率。
- 润滑性:按SH/T 0104进行测试,润滑性指标不小于100。润滑性能是衡量切削液能否有效降低摩擦系数的重要指标,影响加工精度和刀具寿命。
- 生物降解性:按照ISO 14593进行测试,需达到70%以上。高生物降解性意味着切削液更容易被自然环境分解,符合环保要求。
2. 试验方法
- 各项指标的检测方法都有明确的规定,例如pH值使用酸度计测定,腐蚀性和防锈性则采用特定的标准实验方法。这些具体的方法保证了检测结果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3. 检验规则
- 包括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两部分。出厂检验是对每批产品进行的基本质量检查,而型式检验则是为了验证产品是否满足全部技术要求,在新产品投产时或者当生产工艺发生重大变化时进行。
4.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 对于产品的包装容器上应当标明产品名称、执行标准编号、生产日期等信息,同时注意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存放,以保持产品质量稳定。
通过上述解读可以看出,《清洁型合成金属切削液》标准从多个角度规范了产品的质量和使用条件,旨在提升加工过程中的效率与安全性,同时也注重环境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