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番茄嫁接苗工厂化生产的术语和定义、生产环境要求、砧木和接穗选择、嫁接方法、嫁接后管理、病虫害防治及质量要求。本文件适用于番茄嫁接苗的工厂化生产和相关技术服务。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Factory Production of Tomato Grafted Seedling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2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今天要和大家探讨的是《TGXTC 0004-2024 番茄嫁接苗工厂化生产技术规程》中关于“砧木种子处理”这一条目的变化及其应用方法。相比旧版标准,《TGXTC 0004-2023》,新版在砧木种子处理上引入了更精确的温度控制要求,这对于提高嫁接苗成活率具有重要意义。
在旧版标准中,对于砧木种子的浸种时间规定为8至12小时,并未对后续催芽过程中的具体温度做出严格限定。而在新版标准里,则明确规定了催芽时应将温度控制在25℃至28℃之间,同时保持空气相对湿度在90%以上。这样的调整基于近年来的研究成果表明,在此温度范围内能够有效促进种子萌发,减少因温差过大导致的幼苗生长不良现象。
那么如何正确执行这项规定呢?首先,在进行浸种前需要先筛选出饱满无损的种子,然后将其置于干净的清水中浸泡8至12小时。之后将吸胀后的种子捞出并均匀摊放在铺有湿润滤纸或者纱布的托盘内,放入恒温箱内设定好温度为26℃左右(可根据实际情况上下浮动2℃),确保整个催芽过程中温度稳定。此外还需定期检查湿度情况,必要时补充水分以维持适宜环境。
通过这样的改进措施,可以显著提升番茄嫁接苗的质量与产量。值得注意的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需要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以及设施条件灵活调整具体参数,以达到最佳效果。希望这些信息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新版标准的相关内容。